《酋豪纵横计 江湖恩怨情—台湾地方派系势力综览》之五 新竹

  1982年,新竹县辖下的新竹市升格为“省辖市”,这样,新竹县成为典型的客家县,客家人占85%以上,新竹市则是闽南人居多。

江山代有派系出

     新竹县一位地方政坛人士指出,影响新竹县选举的因素,“第一是金钱,第二是宗亲,第三是派系,而政党则被排在后面。”一语道破新竹地方政治的天机,实际上这也揭示了台湾地方政治的奥妙。

     新竹地区最早的派系斗争是在前“省议员”许振乾和前“省议会副议长”许金德之间展开。他们分别以新竹市东门和西门为势力范围,故有“东许”和“西许”之称,“东许”许振乾和“西许”许金德都出生于1907年,在日本殖民时代,两人都不满日本人的统治,和日本人有过冲突。许振乾曾和一些热爱中华文化的人一起学习汉语。由于许振乾是新竹名流,日本殖民当局要求他改日本名字,以帮助推动开展所谓的“皇民化运动”,他不予合作。许金德在苗栗当小学教师时,看不惯日籍校长的作风,愤而调到另外一所小学。台湾光复后,两许都经营交通运输业。许振乾和许金德两人都是闽南籍人士,但他们都具有包容力,所以在能在当时客家人居多的新竹县政坛崭露头角,成为派系首脑。

     尽管两人有种种相似之处,但是1953年的台湾省“临时议会议员”选举造成两人心存芥蒂,逐渐发展成派系之争。东许和西许各自以新竹客运公司和新竹货运公司为据点,展开厮杀,延伸到各地的运输网络成了派系斗争的重要战场。新竹县的第一、二届“县长”朱盛淇是东许阵营的人,第三届“县长”邹涤之和第四、五届“县长”彭瑞鹭属于西许派。1963年,许振乾去世后,东许派群龙无首,在与西许派的较量中居于下风。

     1968年,朱育英与刘榭勋两人竞选“县长”。朱育英是朱盛淇的儿子,是留英硕士。而无党籍人士刘榭勋在地方检察处担任检察官,明显不是朱育英的对手。朱育英志在必得,在竞选期间,他的亲信已经在分配新一届“县政府”的官职。刘榭勋认为胜选无望,不再抛头露面,他的太太则到处散布说,刘榭勋被国民党抓走了,刘榭勋一下子成为受国民党迫害的悲剧人物,赢得了不少同情票,出人意料地当选“县长”。这个结果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,在开票当天,他的竞选总部关门大吉,直到有人报喜,才如梦方醒。朱育英败选,国民党责西许派辅选不力,不再提名许金德蝉联“省议会副议长”,许金德遭此挫折后,觉得“还是做事业卡好”,逐渐退出政坛,直到1990年10月去世。他去世后,他的弟子对外声称,新竹货运公司不再介入地方选举。

     随着东西许淡出政坛以及县、市分家,新竹县的地方派系以头前溪为界,分溪南、溪北两大阵营,其中以溪南竹东镇的苏、宋两派斗争最为引人注目。“二·二八”事件中,苏廷清和宋枝发因检举疑案而交恶,两派斗争绵延至今。斗争不仅在政治领域展开,也波及地方民生建设,例如,两派势力范围交界处的一段100公尺长的明德路要敷设柏油路,因两派相互掣肘而延宕许久才得以铺成。

     宋派内部又分老宋派和新宋派。老宋派以曾登基为首,倾向支持民进党,新宋派以“立委”郑永金、“省议员”邱镜淳为主要领导者,郑永金家族是靠郑永金之兄郑万德当上新竹市“议员”之后以房地产致富,而后发展成为政治家族。郑永金曾任“县议会议长”,其弟郑永堂曾任二届“国大代表”。郑家人脉丰沛,财力可观。1992年,郑家帮助新光集团少东吴东升选上“立委”,声势大振。新宋派另一员主将邱镜淳的父亲、前“省议员”邱泉华是宋派元老。郑永金与邱镜淳两人面和心不和,缘于两人合伙做生意发生纠纷。1993年“县长”选举,邱镜淳虽被国民党指派担任郑永金的竞选总干事,但暗地里支持民进党的范振宗继续连任。1995年,郑永金当选三届“立委”。郑、邱两人心结越结越深,1997年,为争夺“县长”一职,两人公开撕破脸。邱镜淳宁愿受到国民党违纪参选开除党籍的处分,也要和国民党提名人选郑永金一争高下。邱、郑相争,民进党参选人、“立委”林光华渔翁得利。选举结果,林光华拿了70879票,而郑、邱两人分别是64551票、59393票,以些微的差距落选。

郑永金邱镜淳20年恩怨史(图片来源:报导者)

     1997年的“县长”选举实际上是1993年选举的翻版。在上一届“县长”选举中,郑永金被国民党提名为候选人,苏派掌门人、前“省议员”周细满心有不甘,筹划参选,对郑永金的胜选构成了威胁。“行政院长”连战多次电催周细满北上一谈,甚至要到周府拜访,都被周细满婉拒。在被开除党籍后,周细满选择新党作为结盟对象。周、郑两人互相瓜分票源,民进党范振宗坐山观虎斗,再任“县长”。

     苏派的大将还有农会系统出身的前“国大代表”吴明增、渔会系统出身的“国大代表”吴俊岸。吴俊岸家族也是新竹地区的政治世家,吴俊岸的父亲吴立贵、哥哥吴俊雄都曾担任“县议员”,吴家在溪北地区基础厚实。

宗亲力量难动摇

     范振宗连任“县长”,有多种有利条件,除了其本身政绩及国民党内讧等原因之外。他与林姓、罗姓、刘姓等宗亲会势力的结合也是重要助力。在新竹县,政治力量的消长始终取决于宗亲会势力。

     新竹县比较大的宗亲势力有陈姓和林姓。林姓宗亲会总干事林光华是民进党人,林姓宗亲会较靠近民进党。林保仁任“县长”时,林姓势力看涨,后来陈进兴当“县长”,陈姓势力也空前团结。林光华曾经是陈进兴的助选员,但在1983年“立委”选举中,他认为陈姓宗亲会支持不力而心怀怨愤,遂与范姓结合,形成反陈势力。1997年,林光华获得了林姓、张姓、范姓等宗亲会的联合支持,入主“县政府”。

     除宗亲会外,新竹县还存在着其他派系势力。

     新丰的新、旧派。新派势力不如旧派,旧派即吴俊岸家庭及前“立委”徐益权等人。

     关西的罗、陈派。两家因经济利益冲突而演变成政治对立。罗家女将罗彭喜美1994年初当选“县议会副议长”,因在正、副“议长”选举中涉嫌舞弊被判刑2个月,缓刑两年。

竹市派系退幕后

  新竹市在县辖市时代,地方派系主要是东西许。1990年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正式开张,两年后新竹市升格为“省辖市”。这两件大事直接冲击着旧有的地方政治生态,派系势力削弱。

     1982年,无党籍人士施性忠任新竹市“市长”。两年后击败东许和西许的联手进攻,蝉联“市长”,此役加速了东许、西许的瓦解。施性忠在任内培养自己的势力,形成了所谓的“施家班”。施性忠的妻子庄姬美曾任“省议员”。“施家班”在党外运动及后来的民进党中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。然而,1989年三项公职选举中,“施家班”内院起火,兄弟妯娌反目成仇,为国民党击溃,名震一时“施家班”风消云散。

施性忠于1982年当选新竹市长,靠的是党外势力支持。国民党更他视为眼中钉,新竹地方法院后来依侵占、图利判处施性忠有期徒刑1年5个月,“省府”随即不待施性忠上诉就将予停职。施性忠后来竟顺利补选成功,并于1985年7月2日就职,但是“最高法院”仍判处施性忠2年6个月,褫夺公权两年定谳。7月5日,施性忠落发穿上袈裟,自封“无法法师”照常办公。最后警方于7月10日市长交接典礼日中逮捕欲出席交接典礼的施性忠。

     新竹市比较重要的政治势力要数柯蔡宗亲会。骨干有民进党“立委”柯建铭、“省议员”张蔡美、民进党“国大代表”蔡仁坚等人。

     目前,新竹市旧有的派系谷物多以前辈身份充当咨询、顾问角色,如,以前西许“五福星”之一的新竹区中小企业银行董事长詹绍华,年逾八旬,一生没有担任任何公职,但在地方政坛具有相当的影响力,被视为“地方首席大老”。

     新竹市集中了“工业研究院”、台湾清华大学、台湾交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,选民素质较高,自主性强,不为政党、派系所左右,因此在选举中,新竹市派系运作的效果不彰,地方政情相对单纯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