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沃什:穿越20世纪 作者:朵渔 原载《大家》2011·2
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,站在生命的边缘,看尘世繁华,能做到如此的平静。是的,“尘世中没有什么我想占有/没有人值得我去妒忌/无论遭遇了怎样的不幸,我都已忘记”,那么我们仍在挣扎的人,在想占有什么呢,在嫉妒什么,在埋怨什么,生命如何能做到安详,难得平静,是享受征服的快感,还是沉浸在安详之中。
没有方向也是一种方向吧,年轻是不是一种错误呢。
以此诗献给我的心情。
切斯瓦夫·米沃什,1911年生于波兰维尔诺(现为立陶宛首都);1929年在大学攻读法律;193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;1934年毕业后留学巴黎两年,回国后在波兰电台工作;1939年德国入侵,参加抵抗组织,编辑出版反法西斯诗集《独立之歌》,1951年米沃什在波兰外交官任上出走巴黎;1960年到美国,在伯克利加州大学斯拉夫语言文学系任教,直到1992年返回波兰,定居克拉科夫。其间,诗人发表了20多部诗集和多部长篇小说(2001年出版回忆录《米沃什词典》),获得了一连串荣誉,并于1980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。但荣誉无法改变流离的后半生,“米沃什到法国,法国不是他的家乡,到美国定居,美国也不是他的地方”.2004年8月14日,93岁的切斯瓦夫米沃什在克拉科夫的家中去世。波兰总理马雷克·贝尔卡说:“米沃什是一个伟大的波兰人……米沃什用他的心和笔为我们指明了道路,展现了残酷的现实,刺痛了我们却引导着我们从善。”而此时,波兰人却为他是否应该安葬在国家教堂争论不休,支持者将他当作波兰的骄傲,反对者为他的移民身份耿耿于怀。
米沃什逝世后,波兰驻华大使布尔斯基如此评价,“他是一个有明确的看法的作家,他的使命就是要加快我们生活的速度,他对那些有危机和冲突的地方有天生的敏感性。他的主要的思想就是对历史的态度,对战争的态度,对和平的态度,对真理、对公正的态度。虽然他失去了祖国,被迫留在国外很多年,但是通过他的工作,通过他跟美国知识分子的联系,推动了波兰文化的发展。他是一个对世界不能满足的作家,他是一直为人的尊严和自由而奋斗的人。波兰人民理所当然地把他看成是国家的骄傲。”
切斯瓦夫·米沃什
切斯拉夫·米沃什(1911-2004)是出生于波兰的二十世纪诗人,198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。一生在外漂泊,90岁以后回到波兰,对于诗人的生事,我所知仅限于此,但我可以更坚定的说,再没有一个比切斯瓦夫·米沃什的诗歌更能让我着迷的了,这位曾说;“我是一个波兰诗人,不是立陶宛诗人。” 到了90高龄时,曾自言仍然坚持写作到夜晚:“根本不可能活腻的,我还是感到时间不够”,他说,“到了这种年纪,我仍然在寻求一种方式、一种语言来形容这个世界。” 对于切斯拉夫·米沃什的尊敬之情油然而生,但其文字细腻,敦厚,且不失大气和和谐易为我辈追随,但我辈学到的都是他文字中的性格而非学习他的查看事物的方式,鲁迅在一文中说鬼有鬼格,那切斯拉夫·米沃什诗歌的性格则在于—敦厚,和谐,这是他诗歌得以发出声音来的品质,我把他们叫做纯正的声音。
原文网址:http://blog.tianya.cn/blogger/post_show.asp?blogid=1001496&postid=11220819